“逃离”大学

  • A+
所属分类:励志名言

第五章 学生老板的沉与浮

经典的风险投资故事版本

作者:吴苾雯
20世纪,地球上的人类创造了一种经典的风险投资故事版本——

几个毛头小子有了一个好主意,于是每人凑一笔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办个公司,这些最初的投资被称为“种子基金”或“种子股”。当公司有了初步的产品后,他们带着自己的商业计划书,与风险投资家开始“谈恋爱”,一旦后者决定投资,他们就将得到自己的“天使投资”。最后,得到“天使”垂青的公司在二板市场上市,其财富放大的倍数常常超出
了人的想象力。

这个故事最先发生在美国。

在美国硅谷,云集着近万家高科技企业,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由形形色色的学子开办的。围绕着这些公司,又有形形色色的风险投资家在敏锐地捕捉着机会。他们之间开始了一个个相互寻找的故事。有人找到了比尔.盖茨,于是催生了微软这家“巨无霸”公司。有人找到了杨致远,创造了“雅虎”神话。英特尔的电脑芯片,最初只是科学家头脑中的灵感,是风险投资家与科学家共同将这个灵感变成了风靡全球的产品。

1983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澳斯汀分校的两名MBA学生第一次发起创业计划大赛。自此,美国各大院校纷纷仿效,十多年来,美国校园里出现了无数学子创业的故事,虽然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但是学子创业公司给美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仅以麻省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学子与教师创办的公司已达4000多家,据美国波士顿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把这些公司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仅在1994年,它的全球销售额就达到2320亿美元,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24位。

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这些故事象神话一样传到中国学子的耳里,激起了他们的热情和梦想。比尔.盖茨、杨致远、戴尔这些IT业巨子的创业神话,鼓舞了众多激情满怀、才华横溢的莘莘学子。

往日平静的校园,已不再平静。比尔,盖茨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偶像,成为比尔.盖茨是不少大学生的梦想。从1999年开始,中国大学生中涌起了一股科技创业潮。

两年过去了,成功者,如今仍走在铺满鲜花、也铺满荆棘的路上,失败者,虽然碰得头破血流,却也收获了一份难得的人生经历。而这种经历也是一种学习。

他发现了一枚奇异的蛋

---

作者:吴苾雯
他发现了一枚奇异的蛋,决定将它“孵”出来。

如果没有见着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读大三的王科,也许会认为这个创造了微软“巨无霸”的人离他很远很远。

1997年12月12日,比尔.盖茨走进了清华园,走上了设在主楼后厅的讲台。这是一个外
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二十多年前,当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退学与朋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微软公司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个外表普通的年轻人有一天会成功,会成为横行计算机世界的“巨无霸”。

那天,比尔.盖茨的演讲一次次被激动的掌声打断。会场的气氛热烈得彷佛一点就着。事后有媒体报道,“清华校园刮起了比尔.盖茨旋风”。

比尔.盖茨走了,回到遥远的美国去了。可是“海龟派”创业者张朝阳又走进了清华校园。

在许多年轻人的眼里,张朝阳就是中国的比尔.盖茨。

1986年,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考上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1998年,张朝阳带着第一笔风险投资资金回国创办了搜狐网站,不到两年时间,搜狐就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虽然他的财富比不上比尔.盖茨,虽然他的搜狐网站无法与微软相比,但是,他仍是中国年轻人心中的数字英雄。

那天,张朝阳回到了母校,在一间教室里,他向他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他创业的经历。坐在台下的王科很激动、很振奋,比尔.盖茨和张朝阳能自己创业,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比尔.盖茨,更多的张朝阳?

其实在此之前,王科的理想很大众化,和许多清华学子一样,他准备毕业后出国留学。所以,大一时他就考了托福,大二时就考了GRE。由于两项考试成绩优秀,被新东方学校聘请去做了两年教GRE的兼职教师。

虽然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但王科对经济与金融有着特殊的兴趣,寒暑假,他便去一些跨国公司兼职,他去的公司有麦肯锡咨询公司、法国圣哥班,还有巴黎国民银行。

但王科从没想过自己创业。

张朝阳走了,王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美国高校由来已久,它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之一,而在中国的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缺少创业意识、缺少创业勇气,一个也许能带来滚滚财富的灵感,转瞬即逝;一项本可以转化为产品的发明,被束之高阁;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技术,也许永远不为世人知晓。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不能自己创业?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智慧转变为财富?

王科找到清华创业协会,他滔滔不绝地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将学生创业的概念引入清华园,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以此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王科的建议被采纳。

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大赛历时5个多月,共有320名同学组成98个竞赛小组递交了114份作品。

1999年4月底,清华大学举办第十七届“挑战杯”大赛。在这次比赛中,王科发现了一项令他兴奋不已的发明——材料系三年级学生邱虹云的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技术。

在一间教室里,邱虹云用他那个还很简陋的黑匣子一边向大家播放着“天龙八部”,一边讲解着,他说这是他研制的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的视听设备,它不但可以直接播发电视、VCD、DVD、录像机、计算机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还能通过网络与世界相连。

来自四川威远县的邱虹云是个少言寡语的年轻人,受在工厂实验室做分析员的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是个“科技发烧友”。据他自己介绍,在父亲的指导下,小学时,他就做完了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全部实验。七、八岁时,他就开始琢磨光学、电学、化学,并开始搞一些小发明。

1996年,邱虹云考进了清华大学。在强手如林的清华园里,邱虹云不显山不露水,学习成绩平平。每次考试成绩在班上不上不下,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中等。如果仅以学习成绩衡量,他只是一个智力平平的学生。

大一下学期,清华举办每年一次的“挑战杯”竞赛。邱虹云不声不响地拿来了他发明制作的超长变焦镜头。他的作品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第二年的“挑战杯”赛上,邱虹云又送来了他发明研制的新概念望远镜,再次获得大奖。令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渐渐地,邱虹云在校园有了“清华爱迪生”的美誉。

邱虹云研制的视听设备在这届“挑战杯”赛上又获得了一等奖。

那几天,王科一次又一次地走到邱虹云的作品前,他一遍又一遍地打量着它激动不已。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多媒体投影电视如果投放市场,将会带来一场视听设备领域的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科认为这是一枚奇异的蛋,他雄心勃勃地想将它“孵”出来。

清华准备在5月23日举办一个面向社会的成果拍卖会,将此次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公开拍卖。邱虹云打算以十几万元的价格将他的成果卖出去。他从没做过当老板的梦,发明研制出新的成果就是他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拍卖会举办之前,王科找到了邱虹云,他劝说邱虹云不要轻易拍卖这件成果,动员邱虹云与他一起创业,自己将这枚蛋“孵”出来。

在王科的劝说下,邱虹云心动了,如果能自己亲手将这枚蛋“孵”出来,那当然是最美不过的事了。他答应与王科一起创业。王科又找来了正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读MBA的徐中,三人决定组成一个创业团队。这个创业团队是个优势互补的团队,王科有在多家跨国公司兼职的经历,徐中在读MBA前已工作了多年,邱虹云更有一不断有新发明涌出的聪明脑袋。

王科抱着那台样子还十分“丑陋”的多媒体投影电视,拜访了一个个行家,然后,又组织人员进行周密而细致的市场调查。在确信它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后,王科决定自筹资金创办一家公司,尽早完成中试阶段,将它打入市场。

一个满街飘着柳絮的下午,王科和邱虹云、徐中聚集在清华园后面的一个小茶馆里,计算着办一家公司需要多少钱。徐中得出的结果是最少需要250万元。这个结果把几个人都吓着了,对于几个穷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商量来商量去,他们决定先注册一家公司,边干边寻找投资者。

王科到工商局一打听,注册一家公司得有50万元注册资金。王科傻眼了,50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到哪去筹这笔钱?

王科的家在宁波。当年,他以当地理科状元考进清华大学,曾在当地引起轰动。听说他大学毕业后不出国留学了,也不准备找份稳定的工作,而是准备干个体、自己创业,也有人不理解。但他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帮助。家人、亲戚和朋友都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东挪西借,王科终于筹够了50万元钱。

5月的一天,王科将50万元钱装进了一个大书包,在徐中的护送下来到工商局,注册了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王科任公司总经理,邱虹云任总工程师。

三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借来的一间小屋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两个月后,王科从自动化专业毕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中。

邱虹云发明的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电视,只是一个用塑料板和木板制成的模型,要想从设计阶段走到中试阶段,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由于这种多媒体投影电视的设计绝无仅有,身边找不到可供参考的资料,一切都得自己摸索。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在工艺上无法解决,很多部件在国内没法做出来。

研制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非球面镜的问题,他们做了无数次试验,一直无法得到解决。他们去向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教授请教。教授告诉他们,这个类似的问题曾在70年代被苏联一位科学家解决过,但这位苏联科学家已去世多年,也没有留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关资料。

面对这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没有气馁,又去请教国内知名的研究专家和做了几十年光学仪器的老师傅。最后,他们终于在几位老专家的上百页的算稿中得到了非球面镜的数据。为了测试技术指数,他们开了三套模具,使坏了的玻璃足足装了一麻袋,经过反复测试,透镜的各种技术指数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实现了稳定。

非球面镜的问题解决了,又碰到了芯片问题。在核心电路设计中,一种最关键的芯片在国内找不到,他们反复打听,知道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生产类似的芯片,可是买来试用后发现,投影机放出来的图像始终都有雪花点和条纹,无论怎么调试都无法消失。

那时已是盛夏,小屋里没空调,也没电扇,王科、邱虹云他们挥汗如雨地在小屋里做了整整两个星期调试,仍没找出问题。他们转而重新研究、计算芯片的设计数据,终于发现:美国人设计的这种芯片在初始数据上就有错误。问题虽然找到了,可是要解决它却不那么容易,因为这种芯片是美国人设计的,他们手上没有任何可供研究的资料。他们只能在反复摸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

那些日子,王科他们没有白天和黑夜,饿了就泡包方便面,困了,就倒下来睡一会儿。一天凌晨,王科和徐中疲倦地躺下了,邱虹云仍守在投影仪前,一边修改程序代码,一边调试,当天空微微露出一抹晨曦时,邱虹云终于捕捉到了清晰的投影画面,他大叫一声:“成功了!”王科和徐中一骨碌爬起来,倦意顿消,画面上没有雪花、没有条纹,图像清晰可见,三个人激动得抱成一团,笑啊跳啊,尽情地宣泄心中的快乐。

“创业,就要品尝常人难以遇到的失败、痛苦,甚至绝望。”王科说:“很多时候,只要你再坚持一下,成功就会突然到来。”

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电视技术日渐成熟,就要进入中试阶段,中试需要有大笔资金。王科决定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运作。

当时,对于国人来说,风险投资还是一个新鲜而又陌生的概念。可是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有人将它比喻成沙里淘金。风险投资的项目一般都具有高风险、高科技、高成长潜力、高赢利潜力的特点,成功率很低,然而一旦成功,回报率也相当高,也许是当初投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这些项目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仍充满了巨大的诱惑。

风险投资给那些埋在沙中的金子以闪光的机会。因为,对一种灵感,对一种仅停留在纸上或模型上的发明,银行不会贷款,股东不会投资,但风险投资家却会与科研人员共同完成这个梦想。他们不仅投资让他们办企业,还要帮助他们完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技术的成熟,直到形成批量生产,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他们才会拿着丰厚的利润以特定的途径退出。

虽然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投资家这个特殊群体,但是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已经以风险投资商的身份出现在经济舞台上。

王科找到了清华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请他们帮忙牵线搭桥。很快,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电视吸引了不少投资商的目光,有30多家投资商前来参观、洽谈。王科一一向他们演示产品,介绍公司的商业计划以及市场前景。

1999年7月,上海第一百货公司愿意为他们提供250万元风险投资。

这也许是中国大学生创业中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有些人认为投资商是疯了,拿这么多钱给几个乳臭未干的学生打水漂儿。也有人说那几个学生伢疯了,是在“烧”投资商的钱。

王科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好在半年后,他们顺利地完成了中试。第一代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电视已经呼之欲出,但是,要将它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还需要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来自有实力的企业。

远在青岛的澳柯玛集团,一直关注着王科他们的研制工作,目光早已紧紧地咬住了他们手中的多媒体大屏幕电视,见中试阶段已经完成,集团总裁鲁群生准备亲自到北京与王科商谈合作的事。

1999年的最后一天,正当鲁群生准备乘坐当日飞机来北京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封了青岛机场。鲁群生一天也不愿等待,调转车头便去了火车站,改坐火车连夜赶到北京。

这是一个不眠的夜晚,鲁群生与王科他们一直畅谈到第二天清晨。

2000年4月,澳柯玛集团决定向“视美乐”公司注资3000万元,共同组建北京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0年6月,澳视公司年产10万台产品的生产基地在青岛落成。北京的研发中心也由最初破旧的实验室搬到了中关村产业基地,面积扩大到1500平方米。公司员工由最初的三个人增加到100多人。

2001年1月,澳视公司生产的“世界首款可直接收播电视信号的数字投影机”正式投放市场。那个面目“丑陋”的用塑料板和木板做成的黑匣子,已变成了流线型的蓝色仪器,这种全数码投影电视采用了自主开发的特殊光源、成像系统、最新显示技术,可以直接播发电视、VCD、DVD、录像机、计算机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集多种视听功能于一身,是真正的多媒体电视。

在王科他们的辛勤哺育下,这枚奇异的科技之蛋终于破壳而出,并逐渐长成了羽翼丰满的雏鹰。

远在日本的索尼公司看到了这只雏鹰,他们派代表来北京与王科洽谈合作事宜。他们派来的代表告诉王科,索尼当年也是在两个年轻人的梦想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这句话鼓舞着王科。王科说他的理想是在20年内把“视美乐”发展成索尼、夏普那样的大牌企业。

创业中的王科兴奋而又忙碌。回望自己的创业历程,他说: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失败、痛苦甚至是绝望,然而这些困难对我们来说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学生,无论是经验还是对事情的预测能力都需要慢慢磨炼。但是在这个创业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一个创业团队要成功,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和齐心协力的努力。如果当初没有创业团队的合作和大家的相互支持、鼓励、包容,后果将无法想象。因为这其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数不胜数,而且每个人在困难面前都会有波动、低谷、退缩,正是因为大家有相互的沟通和共同承担责任的意识,才会有我们一步步涉险而不馁的前进。困难每时每刻都有,但所幸我们都没有退却。”

鲁军:中国休学创业第一人

作者:吴苾雯
鲁军:中国休学创业第一人。

创业者档案:鲁军,1976年生于浙江鄞县,1993年至199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1998年至1999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途休学。1999年9月,创立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裁。
1999年7月18日,当清华大学批准了鲁军休学创业的申请时,他也许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个休学创业的大学生,成为大学校园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鲁军说萌发创业的念头对他来说特别简单,似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宁波人爱做生意,就像湖南人爱吃辣椒一样,做一个企业,创造一笔财富,始终是他们的梦想。

打从小时候起,鲁军就没想过做科学家,也没想过做政治家,他认为,要做科学家,必须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他说他不太爱动脑筋。做政治家,要会玩手段,他认为这也不是他的所长。所以考大学时,他填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那个时候他最想的是毕业后到一个大的汽车公司,从最基础做起,从一个螺丝螺母,从一个装配线上的工人,从端茶倒水……这样一步步做起。他最大的理想是,在30岁左右,能够当上一个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汽车公司都是国家的,他说,所以我没想过自己当老板。

大学毕业时,成绩中游的鲁军,本没指望能保送上研究生,谁知道保送名单上有他的名字。这一下,鲁军不得不重新考虑未来的发展了。

在清华念了四年书,鲁军收获最大的也许不是有关汽车工程的专业知识,而是清华园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的浸润,是结识了一批学子中的精英。他说他对学业要求不是很高,如果好好学也能获得好成绩,可是他的目标不是有个好成绩可以出国或者读研,他看重的是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他用不少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去外面打工。他说,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学以致用。只为了学业而学,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在这四年里,鲁军也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慢慢转移,他对经济学越来越感兴趣。于是,在上研究生时,他似乎顺理成章地就去了人文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学着经济学,鲁军就想着毕业了去做一个企业,至于做什么样的企业,他还没想好。

一天,鲁军的老乡来找他。老乡是他的师兄,比他高两届,已经毕业工作了。两人天南海北地聊着,都不想辜负时光,都想做点什么,话题渐渐扯到创业上,谈得很投机。后来两人说,我们去办个公司吧。

办公司需要钱。假期,鲁军回了趟宁波,他找到了宁波市市长。没想到市里很支持,说如果你们来宁波办公司,市里有专项基金,可以拨几十万的款下去,让你们跟宁波当地的企业合作。虽然后来因种种原因没去宁波办公司,但那次的尝试给了鲁军很大的信心。

这年的5月,也就是鲁军上研一的下学期,清华大学举办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鲁军跃跃欲试想参加大赛。他身边的几个朋友都对IT技术感兴趣,于是,大家商量后决定组织一个团队,创办互联网高科技公司。

这个想法基于一项调查:中国大学生网站的发展已有几年历史。在1995年底,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上的联网高等院校已经达到100个以上,范围已覆盖了除中国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藏自治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CerNet上的网民数突破了60万;随着CerNet、ChinaNet等网络的升级,及国家信息交换中心的建立,各高校的学生上网计划将全面启动;而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近千万,这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在购买力与现实购买力的市场。他们计划将目标用户锁定在大学生这个“滚动”的群体。

那时,清华校园里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学生网站,叫“化云坊”,网站创办人是清华大学学生刘颖。

1998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16号宿舍楼519活动室里,大二学生刘颖靠一台老式的PC机、一份网民的热情和一些闪烁不定的想法,开通了他的个人网站“化云坊”。仅用6个月的时间,它一跃成为教育网内最大的个人网站。

鲁军找到刘颖,说想创办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他想请刘颖加盟。虽然他与刘颖过去并不认识,俩人却谈得很投机。

很快,鲁军、童之磊、马云、陈曦和刘颖组成了一个5人创业团队。鲁军说:“那些日子,我们几个人常聚在一起,谈理想、谈志向、谈公司的构想、未来的发展……。

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的创业计划,也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逐渐显出轮廓,逐渐清晰,逐渐完善。当这个初生的婴儿终于分娩出来后,他们给它取名为“FANSO”,它来自于一句英文:“We are Fans,So we do it.”(我们是网迷,让我们干吧)从那天开始,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网站——易得方舟(FanSo.com)。

后来有人问鲁军为什么会选择做IT业。

鲁军说:“我做网站、做互联网、做信息技术都是一个偶然,我本身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以前也没想过要做这么一个新行业的很时髦的东西,走到今天这一步,朋友特别重要,我的几位朋友刚好都喜欢IT业,大家在一起时谈论的也都是这个话题,久而久之,我也就进去了。”

有人说IT业是“烧钱”的行业,谁烧的钱多,谁也许就能成功。

几个穷学生缺的就是钱。刚开始筹备的时候,他们连一台服务器都买不起。后来大家掏空了自己的腰包,又东挪西借地好不容易才凑齐了几万块钱。可是网站运行每天都需要钱,那几万块钱是远远不够的。到后来,他们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刘颖只好借同学的饭卡,同学的饭卡被他用完了,他不好意思地对同学说:“你往饭卡里加点钱吧。”

开始那阵子,他们也没有办公地点,只能在宿舍里干活。后来,他们在汽车系借了一间房子,总算有了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他们就在那里干活,在那里睡觉。

那些日子,除了上课,鲁军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为他的网站找资金。鲁军拿着创业计划,见了一个又一个投资商。有的人听了他的创业计划后说:”好,好,好……“也不拒绝,只说我们不投了。有的人干脆不屑一顾,他们可不愿“烧包”地将钱交给几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

那是一段四处碰壁的日子。

鲁军他们的创业计划,在清华大学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不久,就有“天使”找上门来。这位“天使”就是上海浦东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在仔细地研究了他们的项目,考察了他们的创业团队后,决定投入660万元风险资金介入他们的项目。

鲁军和刘颖决定休学创业。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即使倒退1年,一个大学生为了创业而休学,是不可能被校方接受的。

值得幸运的是,鲁军他们赶上了好时候。这年1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项新政策,这项政策规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鲁军和刘颖分别向学校提出了休学两年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校方批准。

1999年8月,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鲁军任公司总裁。

易得方舟成为国内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吸引风险投资创办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鲁军等5位“知本少年”,成为中国大学校园里最瞩目的人物。

有记者问鲁军:“作为创业的实践者,你怎么看待目前引人注目的学生创业?”

鲁军说:“美国大学生毕业以后自己创业的占20%,而在中国,大学生创业才刚刚开始。但是,社会毕竟已经给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你有理想想去创业,给你一个空间,学校允许你去创业;你想搞艺术,可以给你机会去搞艺术;你想成为作家,可以鼓励你去当作家……大学大学,就要博大精深,不能用一个框把人套死了。

说白了,高考填报志愿那会儿,谁知道自己填的志愿是干什么的?我敢打赌,90%的学生都不知道,90%的学生搞不清自己填报的专业是干什么的。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旁边的老师一说你笔一动就填进去了,难道这样填进去的志愿就是你一辈子要走的路?难道选了这个专业就要一辈子被框在里面?其实有许多人都是到大学以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该干什么。这个时候,学校就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这才叫大学。教育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给大家一个机会,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财富,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学,更好地工作,才会有更大的贡献。否则一辈子干着自己不开心的事,那是很郁闷、很痛苦的。”

正是这份思考,让鲁军选择了创业的路。

作为"中国大学生自己的网站",FanSo仅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就进入了公众网,迅速成为中国教育网内最大的网站。从一个不到10人的创业团队,成长为拥有60余名员工,初具规模的商业公司。2000年3月,网站的日页面浏览量突破250万,注册用户达到12万。

公司立足于"源于校园、服务学生"的创业理念,针对学生需求推出了各类资讯、娱乐、交流等高质量的内容频道,如"新闻"、"环球影视"、"啸林书院"、"打开音乐"、"游戏辞海"等;以及为学生提供个人定制服务的"我的家"。还推出网上招聘、留学、家教、培训等服务。FanSo更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国高校电子校园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自己对校园的了解和不懈努力,以及各商业伙伴的精诚合作,加快中国校园电子化建设的进程。

他们雄心勃勃地要在半年内成为国内第一家最大的为校园、学生提供最优网络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同时,他们还发展有商务前景的内容:书籍、音乐、硬件等,想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力争通过1-2年的时间成为以学生为核心,面向全国年轻人的电子商务平台。

2000年5月,公司又成立了北京易得方舟中文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文在线—ChineseAll.com”同时开通。

由童之磊任总裁的“中文在线”网站,以文学为切入点,为全球的中文读者提供全面、丰富、深刻的文化内容。“中文在线”打出了“21世纪网络新文化”的旗帜,提出“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是评论家”、“重建文学新秩序”的概念,希望通过网络打破传统的写作和出版方式,把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们推出了“股权换版权”的理念,这个理念使它囊括了巴金、余秋雨、余华等一大批优秀作家的网上版权,这些作家以作品入股的方式成为“中文在线”的股东。总裁童之磊和他的同伴们被作家丛维熙称为“来自天堂的文学天使”。

就在鲁军他们踌躇满志之时,2000年6月,IT企业在纳斯达克跳水,互联网的冬天降临。易得方舟遭遇了资本的无情,两周内,风险投资撤走。

2000年底,易得方舟经历着它最艰难的时期。先是人事震动,5个核心人物走了3个:马云走上了职业经理人的路;陈曦另立山头,办了一家技术公司;童之磊在做他认为具有“史诗”意义的出版革命。接踵而来的是经济问题,账上只有几千元钱,40多个员工等着开工资。

2001年9月前后,一些网民发现,易得方舟网站(www.fanso.com)很久不能登录了。FANSO的CEO鲁军向媒体表示说,他们暂时放弃网站,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再回来做网站,暂时放弃的原因是,易得方舟每个月必须向中国教育在线交纳12万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于捉襟见肘的他们来说,这笔费用太高了。

在易得方舟最艰难的时候,有人劝鲁军弃船保帅,从头再来,也有猎头公司相中了他,但鲁军仍是那句话:船在人在。

鲁军说,如果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再开一家公司,对个人是不错的。但我必须为投资者的每一分钱负责,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撤。更何况,公司现在已找到了良好的商业模式,正在大调整,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易得方舟不承认沉没,而是说在调头。但能肯定的是,他们基本放弃了网站。如今,当年的五位“知本少年”,只有鲁军和网站总监刘颖还留守在易得方舟。刘颖不愿离去,也许是梦想还能卷土重来。毕竟,易得方舟的前身——化云坊,是他孕育的“孩子”。

已经离开易得方舟的马云则认为,FANSO像其他所有的公司一样,经历着市场的打磨,所以,它的生生死死都很正常。在常人看来,FANSO代表了那个时代学生创业的梦想,成了上个世纪末的某种符号,所以,FANSO一直负重前行。但市场经济中,不会因为你是学生创业公司,就给予你更多的眷顾。他说:“作为它的股东,我真心地希望它越走越好,但如果有一天它消失了,我也会很平静,因为这就是市场,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易得方舟目前的处境,也许更多的应归咎于网络神话的破灭。但是不管是沉没,还是调头,“易得方舟”的舵手鲁军,有着比别人更多的感受。他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开始了反思和更深的思考:

“拿到了投资,公司成立后,要朝规范化发展,团体要进行重组,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但又说不清楚,这痛苦在哪?”

“公司发展很快,但管理明显跟不上,虽然我们基本上没有周末的概念,但还是常常感觉效率低下,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大学生自己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实战经验不足,缺乏管理经验。作为一个创业计划,毕竟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停留在文本状态的合理想象。但从计划的成功到真正市场意义上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生创业公司和一般公司并没有本质区别。市场是无情的,没有学生和老师的划分,都必须按照市场法则办事,按企业方式运作。创业对创业者要求很高,不但要有理想,还要有一颗坚韧不拔和沉着平稳的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技术人过渡到管理人。”

思考会使人变得更聪明。虽然遭受了创业以来最大的挫折,但是鲁军的创业热情似乎并没有削减。他说,企业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过程,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生命力。面临困难,度过难关,生存下来,发展起来,这对企业是一个挑战,对企业领导者更是一个挑战。我们这一代人从懂事开始已经是市场经济了,我们再不做些好的企业来,就有愧于这个时代。

在易得方舟写字间的墙壁上,仍挂着两个条幅,一个写着“你的需求,FanSo的追求”,另一个写着“大学生自己的网站,FanSo”。

人们期待着鲁军和他的易得方舟早日驶出浅湾,驶进大海。

有人说,市场经济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自1998年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的大学校园涌起了一股科技创业潮,一些年轻学子纷纷投身商海。他们不再坐在教室里幻想,也不再将出国留学、考研、考博作为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比尔.盖茨、戴尔、杨致远、张朝阳的成功诱惑着他们,也激励着他们,鼓舞着他们。他们或边学边干,或休学创业,或毕业后自己干,用智慧、激情和勇气书写着创业的篇章。

1997年,正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读研究生的姜晓丹,约了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写软件的兴趣小组,方向是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每人出资200元,购买了必备的资料后,就开始干起来。

很快,姜晓丹们小有收获,在1998年清华信息学院举办的软件大赛和第一届清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他们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由于开发的项目具有市场前景,他们决定共同筹资50万元创办自己的公司。有人拿出了自己的打工所得,有的向父母预支了娶媳妇的钱。1998年8月,北京慧点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不到两年时间,清华大学就冒出了近30家学生公司。

1999年9月,清华大学首次将“创业停学与复学”列入学籍管理规定,其目的是给有创业机会或经济困难的同学一个宽松的环境。只要学生提出申请,导师和系里同意,就可以办理停学手续,但停学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三年。

为了鼓励学生创业,清华大学还建立了学研大厦和创业广场两大创业基地,吸引学生公司入园创业。

目前,清华学生创业圈内人士约为600人,占清华学生总数的3%,但就是这3%的学生,1999年,创造了8000万元的总产值,2000年,创造了近5亿元的总产值。

自己创业,玩的就是心跳。

北大计算机系本科生戚文敏,研究出了比E—mail更具保密性、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型网上邮件传输工具E—post后,在学校的鼓励下,他创办了北京大学天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大以校名冠以公司名,以此为无形资产入股,成为学生公司的股东。

1998年初,上海海运学院计算机系大学生傅章强,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投资两万多元,置办了三台电脑,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不久,他的创业计划得到了一家投资商的青睐,融得了100万元风险资金。傅章强成立了必特软件公司,他将自己的导师和学校的一些教授吸引到公司。白天,傅章强去上导师的课,晚上,导师来公司协助他做业务。如今,“必特软件”已被信息产业部认定为国内第一批“软件企业”。

中国科技大学的6名学生,以自己的科技成果,在一家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的高科技公司拥有了2940万元的巨额股份。

古城南京也爆出新闻:7名在校大学生创办了一家名为“南京博德嘉”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洪韬是针灸专业二年级博士生,总经理吴骏是该校第二临床医学院国际针灸专业四年级本科生,另几位,一人是硕士生,三名本科生,一名专科生。

他们的创业源于一项新成果的诞生。从1997年开始,吴骏和几位同学开始研制一种能降低酒精对机体毒副作用、保肝和护肝的保健茶。经过多次毒理、药理、功效和临床试验,取得成功。1999年4月,他们的成果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获得创业计划优秀作品奖。于是他们相约一起创业。如今,保健茶作为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已成功地推进市场。

据对上海高校的一份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15%的人计划自己做老板。

大学不再是过去的象牙塔了,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互作用的今天,大学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创业的乐园,成为创业者角逐科技成果、商业利润的地方。正象有人评述的那样,这是因为,大学所“生产”的两种产品——人才与技术正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左轮和右轮,而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积淀又为这种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轮。

一个个创业神话,使一些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创业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他们或开公司,或搞网站,都渴望获得“种子资金”来圆自己的“老板”梦。

但是,在由大学生掀起的这股创业潮中,有仍挺立潮头的成功者,也有被浪潮打入水中的失败者,他们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创业,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可是在创业的路上,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变成现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成功者,在这条路上,伴随着他们的,既有汗水,也有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