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娃娃鱼

  • A+
所属分类:自然人文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因为它的叫声似小孩啼哭声的缘故。目前,在世界现存的两栖动物中,数大鲵个头最大,一般体长在60~70厘米之间,最大者可达2米多长,体重达120公斤以上。它的外貌有点像鱼,但是很古怪:头大,嘴大,眼睛和鼻孔却很小,身后拖着一条侧扁的大尾巴。皮肤大多为黑色或灰色,浑身无鳞甲,但有明显的疣粒,皮肤湿润而光滑,由一层带韧性的皮,裹着细嫩的雪白的肉。4条腿又短又胖。此外,娃娃鱼还是两栖动物中有名的寿星之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存活50余年。

大鲵生活在山区水流湍急而清澈的溪流中。一般都居住在海拔200~1300米幽静的山涧中的水草繁茂、有回流且阴暗渗水的土窟、岩洞、石隙之中。它游泳时,四肢往往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有时候,它会浮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或用后肢推动身体前进,到水边湿地上爬行。

大鲵生活很有规律。春夏时节,因为它的眼睛怕光,所以白天一般呆在洞穴里,夜晚时才出来寻找食物。在觅食时,它有守候在洞口猎食的习惯,一般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张开大口,一动不动地耐心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只要猎物从面前经过,便突然取而食之,故而有“娃娃鱼坐滩口,喜食自来食”的俗语。粗心大意的蛙、鱼、蛇、虾以及水生昆虫,都会成为它口中的美味。它能吃也耐饿,如果饲养在清凉的水中,就是二三年不进食也不至于饿死。每到秋末冬初气候开始寒冷不易捕食时,它就开始了冬眠生活。

大鲵的御敌本领也是绝妙无比的。它除了那密集锋利的牙齿之外,粗壮有力的四肢也会给对方以威胁。如果一旦遇上无法抗拒的劲敌时,它便用反胃的办法将胃中的残食全部吐出,引诱敌人抢食,借机逃跑。万一被敌人咬住,就会■颈部分泌出一种粘液,弄得敌人口舌以至全身粘粘糊糊,十分难受而罢手。

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动物,在动物学上属两栖纲有尾目。它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剩由于它肉质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无愧为盘中珍肴。此外,大鲵全身均可入药,可以用它治疗痢疾、贫血等症。因此,长期被人们大量捕杀,虽然国家已把它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但是,近年来偷猎现象仍时有发生。再加上大鲵自然繁殖率很低,幼体生长缓慢,3年才长到20厘米长,体重不足100克。目前,它的数量大减,很多产区已经找不到它们的踪迹了。

大鲵,不仅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是名贵的滋补品和药材。为了保护这可贵的资源,造福于子孙,除了应大力发展人工养殖之外,还应大力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