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中国的经济制裁能让日本低头吗?

  • A+
所属分类:畅想文学

许一力:中国的经济制裁能让日本低头吗?

钓鱼岛问题的日趋严重,让国内对于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的预期不断升温,在诸如“开战”等诸多激烈的呼声之中,民间对于钓鱼岛事件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朗。但事件未有进一步升级之前,言战未免过早。但如果中国必须出台对日的反制措施,从当下中日经济关系的特点出发,以经济制裁打击日本的气焰,估计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事实上,当下中日两国在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正处于一个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之中。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加速增长——尽管欧债危机对于国内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了经济的二次探底,但即使处于下坡之中,国内经济却仍然保持着7%以上的增速。而相比国内经济的一枝独秀,日本的境况便尴尬了许多。

目前来看,日本国内市场已经在“少子化”的影响下出现了全面萎缩。这种少子时代对于日本的经济结构来说,不仅意味着政府将面临着更重的财政压力,也意味着其国内经济在很多行业上的劳动力短缺会愈发明显。而雪上加霜的是,次贷危机后的欧债危机,使得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受到了重创。日本产品在欧美市场的销售也因此受到挤压,一路走跌,汽车出口更是减少50%以上。

特别是日本所倚重的北美市场,在两次危机之后一蹶不振,美国本土的失业率高企,加之政府的财政赤字压力,使得美国社会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在未来几年慎重享受以往所钟爱的“超前消费”。而为了保护国内的行业生存,贸易保护主义比之以往更加盛行,日本在欧美国家的贸易出路上只能越走越窄。而相比西方,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稳定,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而事实上,新兴市场中只有中国保持着较为乐观的发展趋势。

看来日本所寻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能在亚洲地区实现,尤以中国市场为重。

从这个角度看,日本经济不仅仅是被中国超越而已,而是已经完全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拉动。目前的情况恰恰也正是如此,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国,而日本必须靠中国市场来消化他的过剩产能。有接近10万家日本企业依赖中国市场存活。日本最引以为豪的汽车产业,更是以不可阻遏之势向中国转移。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已超过对欧美等国,粗略估计已超过40%。

事实上,也正因为如此,对日经济制裁才凸显其中的价值。那么,对于日本来说,我们有什么可以拿来反制其经济的筹码呢?

策略一:旅游业。按照去年年初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仅去年一月份,中国两岸三地的访日人数就已经占了全部访日外国游客的43.7%。而日本政府看中了华人游客在日的消费水平,更是从09年起就已经在不断地放宽日本签证的审批严度。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赴日旅游的华人占比会更加区域巨大化。而回到消费水平的话题上,中国赴日游客平均每人消费16万日元(约合14000元人民币),是其他国家赴日旅客消费量的两倍,已经位居日本的“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

按照当时的中日汇率比,以中国游客人均消费16万日元计算,仅1月份,中国两岸三地游客就给日本旅游业贡献3.56亿元人民币,大陆游客花费1.55亿元人民币。不考虑物价水平及其他因素,一年12个月就是42.7亿元人民币。两岸三地如果真正联手抵制,将重创日本宾馆、商店等服务行业。举例来说,中国一企业取消万名员工来日计划,就将令日本至少损失13亿日元。而其中还尚未包括旅游业周边的服装、家电的零售行业。

策略二:控制稀土出口。这可以说是中国对于日本经济反制的王牌。中国在早先控制着全世界97%的稀土出口,之后考虑到国内资源安全的问题,在2010年将出口配额减少72%,也正是因此,导致了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的暴涨。而即使中国减少了稀土出口配额,日本对于中国的稀土依赖,仍然在50%左右。尽管近些年来,日本同样出于资源安全的角度积极寻求稀土替代品。但事实上,日本所获取的稀土资源大多数为铈、钕等“轻稀土”,能确保国内需求的6-8成。但是,重稀土领域上,日本政府几乎还是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而对于重稀土依赖较重的,恰恰是日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汽车、电动汽车、节能家电引擎等领域。抛开对于制造业原料需求的掌握不谈,中国即使仅动用掌握的稀土定价权,便足以令日本制造业承受巨大的损失。

稀土和旅游以及国内各城市间抵制日货的行为,事实上只是中日贸易的一角。自07年其中国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大的贸易国。在双边贸易中,我们必须认清的是,日本相对于中国,在技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技术的优势,却很容易遭到中国市场优势的平衡,并且以市场作为报复工具,反而更加容易立竿见影。

但我们需要认清的是,一旦中国真的实行经济制裁,损失的将绝不仅仅是日本单方。尽管很多贸易及投资是惠及日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项目对于改善国内的就业及出口也有着一定的好处。中国一旦对日实施经济制裁,对于国内的出口及其他领域必然也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有影响不等于放弃这条手段,一旦日本仍然不知进退的提升事件态势,经济制裁将成为有效地打击手段。

即使必须承受损失,我们也要让日本明白:惹恼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及客户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