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眼球追踪技术与广告设计中男女性视觉偏好+眼动实验室介绍

  • A+
所属分类:生活百科

对信息的摄取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格和心理的发展。而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90%以上是通过眼睛的。要研究这个过程,眼动仪就是很好的研究工具。

本人心理学研究生,记得第一次在我们的实验室见到眼动仪的时候,这东西又笨又重,光组装我们就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组装好后,带着疑惑我们立马开始了第一次预实验,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民族之间对信息的加工和摄取有何种差异。过程就是找很多的回族同学和汉族同学,让他们看相关的图片,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穿插普通场景图片和一些带有民族文化的图片,然后记录他们的注视点、眼睛轨迹和注视时间,最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比对,看看不同民族之间对信息的获取点有什么不同。当实验结果出来以后我们发现60多个回族被试和60多个汉族被试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回族被试会对回族宗教相关的物品、词汇眼睛停留时间更长,更敏感。而在汉族被试身上我们却没有相关的发现。

眼动仪现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广告、网页设计、网站用户体验等方面。可以说因为眼动仪,整个广告、设计行业都受到一种颠覆性的变化。现在的很多大公司的广告制作,如果再是仅仅凭借一些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已经是不够了。利用眼动仪可以直接测量人的视点变化,广告公司就可以直接控制受众关注他们想关注的地方。

两张我的一个实验中当我本人看到两个人时的眼动轨迹。

 

很多眼动实验都证明了一个人的视觉有以下几个偏好:人脸偏好(就是习惯性看脸,所以说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复杂偏好(人习惯性先看信息量比较大的地方)、性偏好(在看到关于人体的图片时,人会不自主的看胸部,臀部、腹部、裆部、等地方)

由于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是要尽可能控制左右环境变量的,所以没有太多的实验照片流出来。下面就用一些国外比较厉害的眼动实验公布的照片,主要从广告和网页设计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应用。

给大家看看我们做实验的时候被试是怎么被“镶嵌”进我们的仪器的: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不再用一个卡口卡住被试的头部,前段带摄像头的眼动仪:(图片来源于专业实验室网站)

 

这种眼动仪的灵活性还是有点差,再后来眼动仪发展到这样

 

有木有很像google glass的样子,被试可以自由穿戴,在一些例如沃尔玛等大超市当中物品陈列位置以及摆放顺序都是由它来帮助决定的。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差异一直是心理学喜欢研究的东东,接下来带大家看看男性和女性的视觉偏好的差异(图中颜色越红的地方注视时间越长):

 

左边是男性的视觉焦点,右边是女性的视觉焦点。

 

同上……(再一次证明女性对长相的重视要超过男性,并且男性对性器官的的重视远远超过女性)

如果你想要卖女鞋,就这样做广告吧:(图片来源于某实验室网站)

 

女性更留意文字:

 

在卖农产品时,到底是产品的质量和更好还是广告做的更炫酷,下面的图可以给你答案:

 

买东西的人先从1st开始看,再到2nd,最后才是3rd,也就是先看肉怎么样,再看保质期,最后看商标。很多农产品经销商很懂其道,使劲为他的产品上色,打水,使其变的鲜艳,这是不无道理的。

很多广告人以为广告当中有美女就可以抓住眼球,但是下面给大家看一个失败的某品牌的广告:

 

如图中,我们看到其实客户更多的注视了美女的存在,几乎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产品。这种广告可谓失败至极,喧宾夺主。

人类在接收视觉信息时,对人脸是特别敏感的,那是因为人类的社交需要,人脑进化出了特定的脑区来加工人脸信息。客户希望用美女(或者人气明星)脸孔来吸引眼球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一招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办法把美女吸引过来的关注转移到你想传达的关键信息(比如品牌、产品等)上,那么你的广告也就只是美女写真而已。

是的,baby广告也是一样。

还有人认为,我的广告字越大,就越容易让人注意到,多么愚蠢的想法啊:

这是德国人工智能软件公司EyeQuant的眼动研究发现,人们在浏览购物网站时,会选择性忽视那些“超大字体”信息。这可能是人们“习以为常”地把这些包含大标题的板块判别为“广告信息”,从而选择性忽视(banner blindness)。也有可能是因为字体太大超出了人眼的接受范围,影响了可读性。不管怎么样图中红色区域的结果,分分钟给他们“甩一脸”。

网站设计不敢留白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

我们的眼睛也是需要呼吸的,信息量过大,就容易让人忽略一些信息。

看看人家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