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明星股”,比亚迪最近突然“跌落神坛”

  • A+
所属分类:畅想文学

作为长期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一枝独秀”的自主车企、昔日的“明星股”,比亚迪最近突然“跌落神坛”,交出了一份算不上亮丽的季度“成绩单”!

前不久,比亚迪披露了2018年一季报: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237.3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7.54%;净利润1.02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83.09%。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46亿元。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3亿至5亿元,同比下滑71%至83%。

需要一提的是,一季度,比亚迪共收到与汽车相关的政府补助6.4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比亚迪这一季度可能就是爆亏5个亿。

比亚迪这般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资本市场立刻作出反应。5月2号开盘,A股的比亚迪全天股价大跌7.01%。事实上,比亚迪在A股“跌跌不休”了一段时间。自2017年11月23号股价见顶以来,比亚迪A股最近5个多月来市值最高一度蒸发近700亿,虽然最近股价有所回升,补回缺口,但曾经的跌幅还是让人心有余悸。

比亚迪怎么了?

从汽车行业万众瞩目的明星,到如今业绩大减,比亚迪怎么了?

针对今年第一季度的惨淡业绩,比亚迪把主因归结在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府补贴的减少,导致新能源汽车业务尤其是电动大巴部分的盈利能力出现大幅下滑。激烈的行业竞争也仍较大程度的影响了汽车业务的盈利水平。

为了扶持新能车行业发展,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政,效果显着。自2013年起,中国新能车就开始进入了快车道:

短短四年之内,年销量从1.76万辆一直攀升至77.7万辆,暴增60倍;

在2015-2017年三年间,我国的新能车销售量连续保持世界第一;

仅2017年,国内新能车的销量,就占据了全球新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
昔日的“明星股”,比亚迪最近突然“跌落神坛”

然而盛世之中,往往会潜伏着不可预知的危机。

新能源汽车补贴本意虽好,但由于缺乏监管,引发了一大弊端——骗补!

《经济观察报》曾经报道过,某大型主机厂的两位员工,辞职去了江苏某地级市做电动车改装公司,一台车国家补贴10几万,一年就挣了几个亿。

在2016年,四部委对全行业的93家企业骗补情况进行排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93家企业,骗取补贴的居然高达72家!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也就是平均一辆车,企业骗补高达12万!

于是,补贴退坡势在必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国家的退坡令突然来袭,而且比想象中更加迅猛时,新能车企业集体“受伤”。除了比亚迪,2018年一季度——

宇通客车净利同比大降67.4%;

中通客车净利同比下降97%;

安凯客车净利同比下降252.39%;

江淮汽车净利同比下降181.7%……

2017年,比亚迪、中通客车、安凯客车、曙光股份、福田汽车等多家含有新能源客车业务的公司的业绩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接下来才是真的机会

以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大力扶持,环保是一方面,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领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不能成为新能源车企不思进取、坐吃“大锅饭”的理由。

痛定思痛!

为了更好地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减少车企对国家补贴的依赖,国家主动对车企“断奶”。

一味保护没有用,只有充分竞争,才有危机,才有动力。几天前,国家财政部宣布,从2018年7月1日开始,大幅降低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

内有补贴政策退坡,外有外国汽车竞争对手环伺,接下来这才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机会——破釜沉舟,依靠自己的真正实力背水一战的机会!

最近比亚迪已经开始反击。据《中国日报》报道,5月21日,比亚迪和一家巴西公司签订了协议,将为其生产200辆电动卡车。这是至今为止,比亚迪在国际市场获得的最大一笔电动卡车订单,也是一个月内公司的第二笔大单。

本月早些时候,比亚迪和另外一家企业签订协议,交付500辆电动自卸卡车的订单,也是电动卡车业务中最大的一单。据悉,这款电动自卸卡车的能效很高,一次充电后可行驶280公里。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新能源乃至所有汽车企业,都能各凭本事站稳脚跟,也许很快,我们就将看到中国汽车行业的彻底爆发!

ps: 其实比亚迪也是被社会坑的。国家一直引导向纯电动发展,甚至于在某些专家的建议下停掉了燃料电池的支持,全力发展纯电动。但回头来看看日本的氢燃料电池发展,个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能源发展的未来。附图看一下,中日双方领导人在日本MIRAI 氢燃料电动车前的表情吧,意义深远。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