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暘:减税真的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吗?

  • A+
所属分类:业界资讯

市场派一般欢迎政府减税,认为会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现实并非那么简单。

李子暘:减税真的会让美国再次伟大吗?

特朗普的减税法案,我认为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市场派一般欢迎政府减税,认为会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现实并非那么简单。如果把税收看作政府运转所需的成本,这个成本是不是越低越好呢?恐怕不是。

你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并不是越便宜越好——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听见有人说“贵就是好”。真正决定你买什么不买什么的,是基于你支付能力下的最优性价比。同样,对政府来说,也不是税收越低越好,而是税收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互相权衡以后,性价比越高越好。

对企业和个人来说,也不是缴税越少越好,而是既定收益水平下,真实成本越低越好。如果少交税少养警察,却导致治安恶化,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花税款数倍的钱雇用私人保镖,那就还不如多缴税完善警察建设,那样,虽然表面上看是多缴税了,但企业和个人的真实成本反而降低了。

大多数支持减税的人,实际上都是假设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减量、不减质,然后他少缴税,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别忘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公共服务。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提到拉弗曲线,说政府降低税率,不等于降低整体税收,或许,降低税率以后,经济发展加快,整体税收反而增加了。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问题在于,政府降低税率以后,经济是否能被刺激得加快发展,这很难说。之所以很难说,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多种制度环境,并不是只有低税收这一项。如果其他环境条件不具备,即使税收低,经济恐怕也发展不起来。

经济发展速度和任何一个单一指标之间,都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些单一标志包括但不限于:税率、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法治、政治廉洁、民主、市场开放、地理等等。任何一个指标,在世界上都可以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和经济发展速度有因果关系的,一定是国家多方面治理水平的提高。要想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不能指望一用就灵的锦囊妙计,而只能老老实实地从各个方面完善国家的治理。经济发展的竞争,比拼的是综合实力,而不是抖机灵和一招鲜。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现在经济发展放慢,说到底,就是因为国家治理水平的降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冰化三尺也不可能靠一日之暖。要想重现当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些国家必须在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和勇敢的变革。

但我仍然整体上支持特朗普的减税法案,因为这样做有利于稳固特朗普在政治上的支持面,会让更多的美国人支持特朗普和共和党。在自身政治地位稳固以后,特朗普才有机会推行进一步的更深化也更困难的制度改革。正是从这个角度,我认为,这次减税方案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因为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所以,认为减税就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多半会失望。只有把减税作为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坚持不懈地推行多方面的制度改革,革除弊端,完善治理,美国经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快速发展。

至于说到对中国的影响,我觉得完全没理由紧张、悲观。中国也不必因为美国减税,就手忙脚乱地也跟着减税。减税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如果操作不当,反而很有可能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真实成本,反而影响经济发展。在减税这个问题上,不必急于求成。

如果自身的实力足够强大,外界的条件无论怎样变化,你实际上都能左右逢源,居于主动。原因在于,任何外界条件的变化,都必然包含既挑战也包含机会。自身实力不足的,就会被挑战困扰。而自身实力强的,不但可以找到应对挑战之道,也能充分利用新出现的机会。

就好像中国的乒乓球队,无论国际乒联如何针对中国修改规则,中国都能找到应对之道,并继续保持领先。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史,这样的例子一大堆。很多当初被危言耸听地预言“中国要完”的事件,往往却都成为中国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契机,比如国企改革、加入世贸、互联网科技、金融危机等等,等等。事后回顾,人们可能会感叹中国国运太好,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自身的实力和治理水平在持续增强和提高。

特朗普想要发动的美国的制度改革,对中国来说,同样既是挑战又是机会,而且,我认为,机会大于挑战。毕竟,中美之间经济上、战略上的互相需要,要远远大于互相冲突。这是基本大势。美国经济发展好了,对中国来说其实是个好消息。中国可以得到更大的外部市场和发展动力。当然,微观层面上会有一些零和博弈,但到了今天,我们还担心和外国人竞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