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笔下的“明朝那些事儿”

  • A+
所属分类:畅想文学

明史向来是国史研究领域的“显学”,不仅是因为这是五千年中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也是因为朱氏王朝276年的国祚,遗留下的史料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可供后人想象或演义。君不见,那套《明朝那些事儿》常年高居历史类图书榜单之首,就连方舟子这样的网络红人都要“戏说”一把明史,以显示一下自身的学识。

然而,殊不知浩如烟海的明史资料,或由于作者立场各异,或由于为社会现实考量,各种史料文献的记载间有太多的抵牾,让人很难分辨其中真假。即使如那个年代的学人着作,诸如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张岱的《石匮书》,都难免有阙误之处,更不用提如今这些四处流传的野史了。当代著名明史学家陈宝良言“明季野史,多达千家。记载歧出,桀讹甚多。”对如此多的史料“去伪存真”,不得不用考证、训诂这些传统的治史方法,这就要求治学者有庞大的阅读量。著名明清史家孟森曾对史料根据可靠性分作若干等级,“其最初未经文人之笔点窜者,有如塘报,有如档子,有如录供,此可谓初级史料。至于入之章奏,腾之禀揭,则有红笔揭帖,汗牛充栋,已为进一步史料。至科臣所抄,一方下部议行,一方已录送史馆,其中已微用文史句例点改,此则与史料发生关系,又为进一步之史料。馆臣据此按日排纂,谓之日录,与记录王言之起居注,皆以日记,居然史之一体矣。而其距勒为正史,则等级尚远”。如此多类目的史料,只有那些真正去一层层爬梳的人,才有资格担当起“秉笔直书”的史官重任。

因此,近代以降,治明史者固多,然而能治出让人信服的“信史”者,惟数人而已。在解放后更加屈指可数的名家中,除去如雷贯耳的吴晗外,恐怕就要属写出煌煌《南明史》的顾诚老师了。不过,《南明史》固然是集顾师的学术成就于大成者,然而要细品他那精于考据的治史方法,恐怕还是应当读一读他的文史札记。

谈到顾师的札记,最令人注目的恐怕就是那篇《明朝没有沈万三》。作为一个民间传奇人物,沈万三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特别是万三向朱元璋献金筑城的传说,更是早已深入人心。于是沈万三生活于明初的史实似乎无人怀疑。然而,顾师却通过考证断言,沈万三早在朱元璋“成事”之前卒亡,后人不过是将沈家后代的事迹错安于沈万三身上了。作为一篇典型的札记,《明朝没有沈万三》一文并没有学术论文那般严肃的学理推论。顾师用了较轻松的文字,却仍是严谨的逻辑、详细的考证,为读者清楚地阐述了沈万三不是明代人这个历史事实。于是,细细读来,这篇《明朝没有沈万三》竟颇有孟心史当年作的那篇《董小宛考》的味道了。

如果说,《明朝没有沈万三》还只是顾师的“游戏之作”,那么“清代人物传略”这一系列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出顾师笔下的“真章”了。顾师在这一系列中共计为10个历史人物立了小传。这些人物均为明末清季的抗清“领袖”,除去南明小朝廷的监国朱常涝外,其余9位则悉为明末农民运动的著名将领。在这10篇传略中,顾师通过考证和梳理,廓清了这几位在史籍中“没名”却分明是明季极为重要的人物的生平事迹。而在为这些人物立传的过程中,顾师不仅展现出极为严谨深邃的史学功力,而且笔端的点评也流露出爱憎分明的立场,这种立场在传书朱常涝时格外明显。在顾师的笔下,朱常涝无疑是明季统治者昏庸无能的典型代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南明小朝廷之所以无法抵挡满洲铁骑的最本质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这10篇传记,连同《李自成和张献忠》、《张献忠与知识分子》等诸篇札记一起,我们已经能够在其中隐约读到《南明史》只鳞片爪的影子。正是在这些札记小传的基础上,顾师又呕心沥血十多年,最终成就了《南明史》这部巨作。

读顾师笔下的那些札记,自然无法获得当下畅销的“戏说”作品中的那些八卦和劲爆,但却能让真正的历史爱好者读到那种自古因袭而来的治史传统。这类传统,自史迁流至司马光,再自司马光流至王世贞、张岱,再流至孟森、顾颉刚、陈寅恪等先辈,最终流到顾师的文章中灼灼闪光。于是,在顾师笔下的“明朝那些事儿”中,我们不仅读到了明清易代之际的悲凉,更是读到了一个真正的“史官”所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