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剑桥大学校长讲述大学的真谛

  • A+
所属分类:畅想文学

听剑桥大学校长讲述大学的真谛

尽管伦敦奥运会开的很热闹,我观看奥运比赛的热情也不高(因为我对多数体育项目比赛的规则不很熟悉),主要在每天午间新闻和新闻联播中看一下比赛结果及少数比赛的精彩片段。但是柴静主持的伦敦专访在午间今日说法栏目播出,我是每期必看。其中昨天的剑桥大学校长专访记忆特深并下载反复看了多次。除了欣赏柴静的睿智和快人快语的主持风格外,校长乐思哲——博里塞维奇爵士对大学真谛的诠释使我大开眼界。他加深了我对对现代大学的理解,这是伦敦奥运期间央视给我带来的一顿高品位的精神快餐。

我对我国大学校长治学理念信息主要来自几个途径:1、中国科学报每周的大学栏目偶尔刊登我国一些大学校长访谈,阐述他们的大学理念及对该校的某些具体做法;2、每年开学和毕业时大学校长们慷慨激昂发表的讲话,这些讲话大多数会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3、电视媒体及其它媒体偶尔报导校长们的各种“表演”。除了官方宣传外,这些信息传达出我国大学校长们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我也曾经写过两篇拙(博)文:大学校长需要更多理性(3月8日),我为校长出主意(4月22日),两篇博文先后在中国科学报转发。然而,当看完柴静专访剑桥大学校长的视频节目后,我被校长乐思哲——博里塞维奇爵士对大学精神的诠释震撼。尽管他诠释的主要内容大多在我的想象和掌控之中,但他对大学精神的诠释更为全面、精辟和深邃。我摘录几段精彩表述:大学要为教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者从容选择;让他们为学校的知识体系做出贡献;一个大学不是由行政人员组成,而是教职员工,管理上的独立是剑桥学术繁荣的核心;对本科生实行一对一的督学,对学生个人发展非常重要,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负全责,尽管成本昂贵。他对一个理想大学生的表述为:极高的学术天分,刻苦学习的潜能,必须有独立人格,学术上有自由思考能力,要有志向,不断鞭策自己,具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柴静专访中机智地选用几个“一”,层次分明地勾勒出剑桥大学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辉煌成就和治学思想。我试图对这些“一”做出我自己的一点理解:

一棵树:这是指剑桥大学最伟大学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树,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60年前学校将这颗苹果树从牛顿家乡的花园移栽过来。他告诉我们对于自然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值得深思和思考。而我们习惯于“墨守陈规”,许多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大多采取熟视无睹态度与“一棵树”理念大相径庭。这使我想起30多年前文革中提出的“怀疑一切”口号,那是政治上的“怀疑一切”,目的是要“打倒一切”,重建所谓“新秩序”,结果造成我国经济上的大倒退。然而,我们应当主张在科学领域理性的“怀疑一切”,这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源。

一本书名叫“夜间攀爬者”的小册子,被许多剑桥学生熟读。书中记载了先辈学生们对于不按常规夜间攀爬学校建筑行为,寻求刺激,彰显个性。然而学校当局对学生的如此过激行为给予容忍。校方出发点是认为管制太多将会束缚学生自由,应该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色彩斑斓的生活和形状各异的不同观点。这与我们有的学校规定大一学生不能带计算机,校规校纪中很多“不能和不准”迥然不同。当然,乐思哲——博里塞维奇爵士是不赞成“夜间攀爬行为”,所以他不愿意在这本小书上签字。

一个人:被誉为20世纪继爱因斯坦之后的伟大物理学家霍金。除了他那颗科学及智慧脑袋和取得重大物理学成果外,我更敬畏他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科学追求。用一句我国时髦话,他应该是“身残志坚”世界级模范。这也让我想起陈景润先生,我曾经坦诚,在我心中陈景润先生对科学的痴迷精神对我的影响要大于他“哥德巴赫猜想”成果。我们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拥有霍金和陈景润那样的科学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我坚信这一点。

一顿晚宴(耶稣学院晚宴):教授的餐位位于高台,教授入席全体学生必须起立,宴席结束学生必须恭候教授离开后方能散席等。多有个性的学生此时此地对教授们也是毕恭毕敬。彰显了大学教授至上理念及教授享受的崇高尊严,这是一个大学发展经久不衰的内力所在。试想在我们社会上,在部分人心中将教授比作“叫兽”,就连一些教授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背离一个值得尊敬教授的优秀品质,这是我们大学难以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根源。我在5月1日的博文:“教授的悲哀”进行过阐述。

一次闭门羹:指记者采访三一学院吃了一次闭门羹。在这儿校长允许采访的话不管用。在教学,财务,甚至招生这样重大事情学院说了算。所以校长说,剑桥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由31个学院组成的学术联盟。因此,学院具有极大的独立性,这与我们许多大学校级领导大权独揽形成鲜明对比。

一场考试:指每学年期末考试,其特色是考试主要为开放题型,即没有选择题,目的是考察学生构建自己想法能力和水平,并依据相对成绩评价学生,其中位居前25%为第一类成绩。这种考试我是深有体会。退休前我曾长期承担我校国家级“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和“地质地球物理实验班”(学校办)两个专业地球物理学课程的讲授,我也是一直实行这类考试理念。记得有一年“地质学理科基地班”的期末开卷考试,我很欣慰地看到同学们手捧多样的地球物理参考书进入考场,感觉很好。当然这类考试在我们应试理念占有统治地位的大学一定是有争议。

一个花园:介绍了达尔文的成才之路及“物种起源”诞生过程和他的老师植物学家汉斯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个个案表明一个教授对待具有无穷潜能学生给予的关怀将可能改变世界。

我为柴静奥运伦敦“剑桥大学校长”专访叫好,也推荐更多的大学老师、管理者和莘莘学子观看这部专访。当然更希望我们主管部门领导和大学校长们关注这个专访,吸取剑桥大学校长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治学理念,为我国大学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刘庆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