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奔族理财

  • A+
所属分类:好文典藏

(2)选择保险公司要看其实力
保险合同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保险公司必须按合同规定兑现保险利益。从这点看,各保险公司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当前市场上的保险公司很多,各家保险公司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都在服务、理赔等方面尽量保证自己的特色,客户对保险公司的选择也要求其服务要专业、到位、细致;理赔要迅速、尽心尽力、不打“擦边球”。你在考虑这两方面的同时,还要注意分析保险公司的背景和实力,关注其盈利状况及发展前景。特别是你的事业刚刚起步,需要全心投入,无暇顾及市场上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具有储蓄和投资性质的分红险及养老险,可以将合资保险公司作为购买首选。遵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保险业2005年年底开始对外资全面开放。合资保险公司有望借助境外母公司的成熟经验及良好的资金运作实力,为投保客户提供更丰厚的回报。
(3)选择缴费期限应以长期为宜
涉及可以按年份期限缴费的险种,建议大家以选择长期缴费的方式为宜。因为刚参加工作的“奔奔族”大多经济实力还不强,拥有同样的保障,期限越长,每年缴纳的保费相对越少,经济压力也越小,比较容易承担。按照我们所说的,如果一个朋友每月有近2500元的节余,手里有近2万元的银行存款,若选择期限较短的分期缴费方式,由于缴费压力较大,不符合购买保险的初衷。所以,如果购买分期缴费的保险产品,选择20年及以上的缴费方式较为适宜。
5.自由职业者适合买什么保险
相对于有工作单位的朋友来说,自由职业者和个体经济从业者由于没有社会保险,所面临的生老病死等意外风险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参加社会保险是当务之急,之后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适当数量的医疗保险、意外险和养老保险等,及早给自己做好保险保障。
(1)先办社会保险是上策
众所周知,社会保险比商业保险优惠。因此,保险顾问建议,自由职业者应该优先考虑办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据了解,没有单位挂靠,但有合法经济收入的自由职业者只要有《劳动手册》,就可以到街道劳动服务中心,每月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30.5%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个体经济人员凭营业执照去所在区社保中心办理。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和普通职工的计算方法相同。
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由自由职业者自己决定,最低为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月收入,最高不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比如自定缴费基数定为2000元,那么每月要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610元。社保机构将用个人缴纳基数的11%为其建立养老保险账户。
另一方面,自由职业者如果是参加只负责住院费用的社会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上述基数的8%;如果参加含有门急诊费用保险的社会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14%。以8%比例缴保险费的人员,不设立个人医疗账户,但大病、住院等费用的报销享受与其他参加社会医保的普通职工同等的待遇。
(2)医疗费用险最迫切
医疗费用型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比例(通常是50%~80%),按照投保人医疗中费用单据上的总额来进行赔付,相当于保险公司帮助投保者分担了一部分医疗费用支出。
对于有社会医疗保险的人群来说,他们生病住院的费用可以凭实际发生的费用发票向社会医保报销一部分,而商业医疗住院保险金的领取也要依据发票才能取得,有时两者会有所冲突或者重叠。保险顾问建议他们优先考虑医疗补贴型保险,而不是医疗费用类保险,以减少不必要的保费成本。
但对这类没有医保的人群而言,只要去医院看病,不管门急诊还是住院,都是百分之百自费,没有人能替他们分担。而现在住院费用非常高,所以应该首先购买一些住院医疗费用型的保险,如果能加上门急诊费用报销型保险,就更完备了。
不过,曾经很火的门急诊费用保险产品由于经营风险太大,基本已经停售,现在一般只有团体医疗保险中才含门诊费用保险。目前市场上只有两三家保险公司还在面向个人销售这一附加险种。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门急诊费用保险每份年赔付总额只有千元左右且保费较贵,如果您属于小毛病就不去医院的男士,那么就没有必要买这类保险。而女士通常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去医院看门诊的频率较高,因此女士最好还是买份这种保险。
(3)意外险是必需品
虽然大家都不愿意碰到意外死亡或残疾等不幸,但谁也不能保证天灾人祸不会发生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如果你从事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经常出差等,建议买足额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额度在年收入的5倍以上为好。如果风险很小的话,购买意外险时保障额度可以选低些。
同时,意外有时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产生,所以购买意外险主险时可以考虑搭配一些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4)养老险酌情购买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保险一般是以年金保险的形式出现,属于生死两全保险的一种,意思就是在保险期间内不论是死亡还是生存,都可以获得保险利益。同时,投保者可以和保险公司约定在何时开始返本,以及各阶段不同的返本程度。

正文 第10节:股市忠言
16:57:52 本章字数:1565

股市忠言
1.初入者切忌人云亦云,盲目买入,它是炒股失败的必然
很多人刚进入股市的时候都是很盲目的,因为不懂股票,也不了解玩股票的规律,所以常常没有主见,“听风就是雨”,胡乱买股票吃了亏。
2.认定、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好不要随风走
一个有成就的股民,一般都会坚持走自己的路,因为年龄、心态、学历、经验等各种客观外在条件的限制,注定了各股民都会有自己的理财方法,如果你今天听了这个的话,明天又认定另一个人的话,那你始终都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股市风云变化,如果大家都作同样的决定,那股市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你也将不会有大的作为。
股市如战场,大家为了各自的目的,各种消息层出不穷,一个好的股民,他的理财计划一定要独立执行,真的想做一番大的事业,就必须做别人所不敢做的。
而作为一个初级股民在入市之前,最好能多方面了解股市的规律以及股票的基本知识,不怕不懂,慢慢摸索,以良好的心态,控制资金的投入,不要因为股票投资给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带来风险。掌握好这个基本原则之后,在自己资金不吃紧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钱来,抱着“玩”的心态,边学边实践,实践获真知,这才是炒股的正确心态和方式。当经验丰富了,你会形成自己的炒股风格,然后根据自己的风格,坚持去做,去尝试,最终会获得你想不到的收益。
“股神”巴菲特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炒股的观点很坚决,也很简单。他认为自己不是在买股票,而是在购买公司的资产,只要他认为股票的价值低于公司资产的实际价值,他就会买进,假如股票的价值高于公司资产的实际价值,他就会卖出。只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观点,他一直坚持着,并且成功了,所以他成了“股神”。
3.炒股最好走在热点前面
股票投资,还是要走在热点前面。否则,老跟在别人*股后面,总会要吃亏。等你看到了股票在升值,然后再把钱投进去,可能就已经晚了。
美国曾经有个最著名的冰球运动员,一生进了无数个球,而且他防守也总是很到位。一次比赛结束后,有个记者问他:“为什么你总是能打得这么好?你有什么秘诀么?”他回答道:“因为我从来只朝着冰球即将到达的地方跑去,而从来不追着冰球跑。”
这就是他为什么成功的秘诀!
假如,你是一个想进入股市(或已经进入股市)的朋友,建议你在选择股票的时候能常常想想这个故事。
4.切忌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有些朋友“赌性”很大,喜欢“孤注一掷”,一下子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一支股票中,像赌博一样的投资。尤其在股票跌得让他失去理智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更容易发生。这样的做法风险太大了。即便我们不懂如何选择股票?我们也应该明白所有的投资有其共同的原则,比如安全原则,股票也一样。如果你用所有的钱买了一只股票,意味着你的投资风险大到已经失控。除非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它能涨。但一般这都是不可预测的。
正如著名的“股神”巴菲特所做的,他所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决不把所有资金投入到一只股票上。富可敌国的“股神”都不这么做,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愿意孤注一掷呢?
5.“牛”市不一定不赔钱
前段时间,火爆异常的股市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似乎现在不谈谈股市就不过瘾。在这一轮牛市中,老股民欣喜若狂,新股民蜂拥而入,这让寂寞许久的市场重新找到了火热的感觉。
然而,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在经过半年多持续上涨后,牛市终于在IPO、再融资等新政策的影响下止步。在回顾这轮牛市时,很多投资者纷纷感叹,好长时间没有这么舒心地挣钱了。可是,也有不少的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钱,甚至有投资者叹息牛市中照样赔钱!

正文 第11节:创业四个误区
16:58:13 本章字数:2195

创业四个误区
(1)误区一:小马拉大车
做事情要眼光远,但也不能好高骛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切记要量力而行。创业者往往雄心万丈,最易犯这个错误。
小刘对自己准备投资的电烤箱项目充满信心,他认为这个项目一定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益,加上通过关系,他轻而易举就从银行“套”到了大笔资金,更加信心爆棚。他很看不起同行们缩手缩脚、小打小闹的样子,心想要干就大干一场,这种心态使他忘记了自己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他一心只想扩大投资规模,将“摊子”铺得越来越大,连上两条生产线。公司负债随着他的盲目投资滚雪球般地扩大,小刘却毫不在乎,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在他看来,一旦企业运转起来,什么债都可以还清。但等他的企业运转起来了,同样生产电烤箱的竞争对手的钱也赚够了,开始拼命压价。小刘的产品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顿时陷入危局。一开始就喜欢把摊子铺得很大,几乎是一些创业投资者的共性,殊不知种种危机蛰伏其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爆发。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人们容易信心超支,对未来估计过于乐观,藐视风险,从而形成投资泡沫,一旦有风吹草动,泡沫瞬间破灭,投资者就会陷入危局和困境。投资者应从风险与收益平衡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投资导向,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并且将投资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在具体投资时,应将资金分批次、分阶段投入,尽量避免一次性投入,应留有余力,以防万一环境变化,风险发生,手中再无资金可以周济,以致满盘皆输。民营企业中有名的史玉柱的“巨人”大厦就是一个例子。
(2)误区二:心急想吃热豆腐
很多朋友,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看到身边的朋友因做某个生意一下子赚大钱了,看得人心里直痒痒,心想他能做,我一样能做。然后在不很了解的情况下急忙跟风而上,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东莞有个私企小老板,看到别人因生产某种有机制品赚疯了,不由得也心急火燎起来,赶紧筹集了资金,决定也要尽快投资上马这一项目。就在这时,他手下的一名技术员劝告他说:“老板,你只要将开工时间推迟半年,我们就能安装调试好一种目前最先进的设备来生产这种产品,比现有设备生产的产品要好得多,相信也会畅销得多。”不料,这位老板听了却很不高兴地说:“推迟开工半年?你知道推迟开工半年意味着什么吗?那意味着我们将白丢掉上百万元的利润。”并且命令马上开工。果不出那位技术人员所料,工厂开工没几个月,就因为配套技术陈旧、产品科技含量太低而使产品陷入滞销。这位老板不得不重新投入巨资对才开工没多久的工厂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结果错过了赚取利润的好时机。创业者在初涉投资时,易受眼前利益驱动,而忽视周围的情况,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样做虽然可能使企业一时获利,但失败的风险也极大,就好像一个人看见一只兔子就拼命的去追,光顾盯着兔子了,全然忘了脚下的深坑……
(3)误区三:不愿寻求投资合作伙伴
国内一家生产消毒液的知名企业,在2003年“非典”之前,就面临着市场需求大,而企业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议找“外援”,以“合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和化解投资风险。但该企业老板却担心无法控制合作伙伴,同时认为有找伙伴、谈合作的工夫,不如自己慢慢滚动发展,因而将此建议束之高阁。突然出现的“非典”疫情和急剧放大的消毒液市场,终于让这位保守的老板吃到了苦头,不但没有赚到本来应该赚到的钱,而且被其他几家同类企业借着“非典”契机一举超过,沦为业内的二流企业。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既要讲独立,也要讲合作。适当的合作(包括合资)可以弥补双方的缺陷,使弱小企业在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如果创业者不顾实际情况,一门心思单打独斗,就很有可能延误企业的发展。毕竟分享利润总比谁也没有利润好。春秋时代战国七雄尚讲合纵连横,投资者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胸襟。
(4)误区四:寻求过弱或者过强的合作伙伴
为了在合作项目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享受说了算的痛快,小张在寻求投资饭店的合作伙伴时找了一个朋友跟他合伙,结果这个朋友,既没有钱入股,也没有技术,也不懂管理经营,基本上对饭店业的经营是一无所知,一窍不通,不但不能帮助小张解决初期资金紧张的问题,还时不时的要求参与饭店的管理,让小张听他的建议,小张气得直后悔,当初干吗仅仅因为他是朋友,就邀他合作了,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大麻烦。
与这个相反的例子,老邱跟一个朋友合作找了一个好地段,开了一家饭馆,老邱是厨师,他出技术入股;他朋友投资100万入股,但不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饭店在老邱的辛苦经营下,生意十分红火,每日流水能到3、4万元,一个月有近百万的流水,纯利有近30万。这时老邱的朋友发难了,说不想干了,让老邱出100万盘下这个店,实际上是想逼老邱走,好单独赚取这高利润。可老邱哪有这么多钱啊,没办法只好放弃退出。
创业者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一心追求话语权,但软弱的合作者却可能在你需要时,不能给予你及时和有力的帮助,反而有可能使一些更强大的潜在合作伙伴却步不前,弃你而去,使你丧失更多的机会。
另外,有时候找了一个很强的合作伙伴,他可能随时会“抛弃”你。这两种情况都要注意避免。合作伙伴尽量要找实力差不多的,能互补的,并且有着共同目标的人。

正文 第12节: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
16:58:37 本章字数:1261

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
另外购房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买新房还是二手房?买现房还是期房?选择什么贷款方式?如何计划还贷?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如何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作出最好的决策,就需要运用理财的观念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旦作出了决定,你就要好好的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了。
如果买房需求不是很迫切,那么租房是否是一个好选择呢?
这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无论租房还是买房,都已经成为年轻人面临的两难问题。
前几年,如果有人问你租房合算还是买房合算时,你以及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都是:有钱,当然是买房合算。“租房子就像为别人打工,而贷款买房则是为自己打工。”谁都想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个避风港,一个温馨的小窝,在他们看来,“租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在房地产交易会上,很多年轻人都有类似的想法,看房的人中年轻人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现在,估计你的想法可能也不会变,只是现实逼迫你慢慢来计算一切,认为租房合算的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人把自己唯一的住房卖了去租房子;一些本来打算买房结婚的年轻人,也重新考虑起租房结婚的可能性。有些人也表示目前更乐意租房子,认为“买房的话,只能是为银行和房地产商打工,天天担心有特殊事情花费,月月都为月供发愁,整个人都被金钱和房子奴役住,这种生活真的很累,精神压力也太大了。”
那么,哪些人适合租房,哪些人又又适合买房?租房或买房,到底孰亏孰赢?哪个更合算。有些经济学家算过一笔经济账,还银行20年的借贷利息,相当于甚至高于租20年房的租金费用。比如以现在的房价,在北京一般的位置买一套100万元左右的房子,首付款要30万元,组合贷款70万元20年期,每月要支付的利息就要3000多元,而同类房子月租金也就2000多元。如果再算上装修和首付款的利息,每年节省的资金可能就有上万元。这样有些人就考虑了,“如果将没有支出的首付款和装修费用投资到收益更高的地方,会不会更加合算呢?通过国家的调控政策,说不定房价真的会下降呢?我应该用这笔钱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另外就是一些需要大量贷款才能购房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大量的贷款会抑制他们的发展空间,选择租房可能更合算。
而对于有父母资助,资金宽裕的部分年轻人,似乎购买自有住房比较合算。从长期来看,在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投资房产的回报率应该围绕着贷款利率上下波动的。如果不是在合理范围内,市场上可供出租的房源和有需求的租房量就会反复调整,使市场保持合理的状态。在一些房地产价格保持稳定的发达国家,住房的自有率基本保持在60%、70%这样的水平。而在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理性的大背景下,房租支出一般不会低于存款利息,租房的和买房的都不会吃大亏或者占大便宜。租还是买,取决于生活方式。当然,对于租房买房哪个合算,还要全面考虑生活、工作、将来或现在子女培养、教育等方面的需要。工作、生活不稳定时,租房可作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