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向大海索要新能源

  • A+
所属分类:自然人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这一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各国的科学家们正以极大的努力,运用各种高新科技手段,探索着开发新能源的方向和途径。

确实,能源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煤的广泛使用曾带来了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石油的大量开发则是本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矗可是,在未来的21世纪,这些传统能源都将先后面临匮乏的局面,于是,科学家们的目光转向了核能、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而海底甲烷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不少能源专家指出,海底甲烷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正准备在1995年晚些时候开始在美国东南沿海进行试验性钻探,而由16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一艘科学考察船也将于1996年初前往这一海域。

海底甲烷蕴藏在全球各地约450米深的海床上,处于高压之下,被束缚在水的气泡之中,表面看似干冰,实际却能燃烧。早在1810年,科学家汉弗雷·戴维就在试验中发现了甲烷的水化物形式,但事隔近200年,直到最近人们才知道它存在于各大海洋里。

当海底压力增大和海水温度降低时,水化物保持着稳定状态。一旦升上水面,它们几分钟内就会消散殆尽,同时,甲烷又是一种温室气体,其促使全球气温上升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0倍。因此,这种潜在能源的开发需要格外小心。北卡罗来纳大学负责这项工作的一位教授介绍说,在钻探期间,科研人员将把具有气体密封性能的容器下潜到开采点,装上气体水化物后就地密封保持压力,然后携回水面的压力舱内进行研究。

海底的沉积岩里以水化物形式存在的甲烷储量是巨大的,将足够在数百年里供应世界电力生产的需求。据估计,美国东南沿海水下2700平方千米面积的气体水化物中,含有足够供应美国全国70年用量的甲烷。日本所需石油90%依靠进口,因此它也开始实施一个5年试验性海底水化物钻探计划,企图实现能源自给。

甲烷不仅可作一般燃料,它含有碳和氢,还可以作重要的化工原料或提炼氢燃料供飞机和未来的汽车使用。当然,安全、经济地开发海底甲烷的前提条件是具有高科技的保证,而高科技和新能源正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助手。未来海平面的变化1995年初,英国南极考察队的一位学者在研究卫星图片时,突然发现南极古斯塔夫王子海峡陆缘冰和拉尔森陆缘冰北部正在瓦解,并有一巨大冰山似乎已从拉尔森陆缘冰中部分离出来。

于是,关于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南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全球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

南极洲面积1400多万平方千米,终年积雪,12年前测定的最低温度为零下89.2℃,冰的总量占地球总冰量的90%。据估算,如果温室效应使南极的冰全部融化,它形成的水可使海平面上升55米。有的专家指出,尽管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但即使100年内地球温度上升3℃,海平面就可能会上升1米,而这将会威胁世界上大部分沿海的富裕地区,造成严重后果。

曾亲赴南极考察冰山断裂的阿根廷地质学家鲁道夫·德尔瓦列说,这次断裂的冰山面积为1500平方千米,平均厚度200米,即相当于300万亿升淡水。他建议对南极巨大冰障断裂的影响和后果进行认真的研究。

部分气象学家和南极考察学者认为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幅度比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更显着,他们为此而忧心忡忡。但是也有些科学家不是这么“悲观”,他们认为南极冰山的形成历史十分悠久,几十年或者几百年间的温度小幅变化对这些庞然大物几乎不起作用或者说作用甚微,而且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变暖究竟会达到多少具体数值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些学者认为,比较可靠的数值是:到2050年左右,海平面可能上升0.1~0.15米。

近来,阿根廷科学家、国立大学海岸地理研究中心的教授伊斯拉博士又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他认为,根据最近5000年来的记录表明,南半球的海平面正在下降。

伊斯拉指出,不能把北半球观察到的情况拿到南半球作同样推论。如果把两个半球的气候状况进行比较,就会看到许多差别,例如南极比北极更寒冷。在最近几千年中,两个半球的气候变化也不是同步的。

怎样才能知道几千年前的海平面水位呢?伊斯拉说,通过贝壳沉积物所处的位置和确定贝壳碳14的含有情况等研究,就可知道古代海平面的水位高度。

伊斯拉和他的同伴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海水最高水位发生在5000年前,当时的水位超出现在水位2.5米。

据上述研究人员说,从南半球5000年来海平面下降的情况看,今后几十年出现大海吞没部分陆地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看来,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还将继续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但不管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究竟如何,人类应尽量减少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指导思想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