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人类登上太空的历程 中国发明了最早的飞行器

  • A+
所属分类:自然人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关于古人飞向天空的美丽传说。唐朝曾有这样一个传说:长安城的皇宫里,唐玄宗一边听着管乐之声,一边欣赏着那高挂中天的明月。这时,侍奉在身边的一个道士“刷”地一下把拐杖扔到空中,顿时一架碧玉般的长桥凌空而入云端。唐玄宗撩袍迈步,穿云破雾,奔月而去。他一踏入广寒宫,只见冰雕玉砌,一片银色世界,无数仙女翩翩起舞。玄宗顿觉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置身于仙境中的唐玄宗,直到道士催促,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待玄宗的脚刚落地,那座长桥便倏然而逝。这就是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它反映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追求。

古代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要飞行并不一定要像鸟儿和昆虫那样扇动翅膀。看,一片树叶、一根羽毛有时也能在清风中飘行。慢慢地,人们开始试着用线扯着一块绸布或纸片飞,于是最简单的风筝诞生了。风筝给人们的飞行理想带来了新的希望,并孕育了现代飞行器——滑翔机和飞机。可以说,现代滑翔机或飞机的翅膀就是一只风筝。

风筝必须有风才能“飞”,这就是说,风筝和由它演进而成的飞机只能在有空气的大气层内飞行。人类为了飞得更高,就必须飞出大气层去。但这需要有很高的速度,风筝和飞机不能胜任。因此,就必须寻找另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就是火箭。火箭也是中国最早发明的。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馆里,有一块说明牌上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据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其名著《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介绍,在1400年前后,www.feiyu01.com,中国一位试验火箭的军官万户曾试图研制一种能够载人的飞行的火箭。他先是制作两个大风筝,将它们并排安放,并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他在构架上绑上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筒,火箭筒的喷火口背朝椅子。他设想,火箭点燃后,就会产生一股向前冲的推力。同时,向前运动又会产生一股风,使张开的风筝借着风势,很快地把人和椅子带到空中去。当一切就绪后,万户手持风筝坐在椅子上,命其仆人手持火把,随着口令,同时点燃47支火箭。火箭点燃后,火箭筒尾部喷火,随即发出巨响,离开山头往前冲去,火箭载着万户急速上升,冲入半空..突然,火光消失,一边的风筝飞脱,接着只见万户的身体在空中打转,向山下摔去。等到众仆人和观众赶到山脚下,万户已身无完尸。

500多年后,国际天文联合会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中国古代探险家,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古代人对飞行的探求,体现了他们征服自然、探索宇宙的决心和勇气,也反映出古人对天空和太空的向往之情。但是,他们对将会碰到哪些问题,遭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则茫然不知。他们只靠着一些不完整的知识和经验,以为只要一直向上飞行,就能到达“天国”。事实上,在通往天空和太空的道路上,不仅需要有关飞行的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掌握完整的有关宇宙的科学。

宇宙究竟有多大?太阳、月亮和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它们是遵循怎样的规律运行的?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否在转动..对于这些问题,人类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思索和探求,甚至用生命作代价,才逐步找出科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