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郑和七下西洋

  • A+
所属分类:自然人文

施进卿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施济孙请求承袭父职。明朝皇帝答应了这个请求,派郑和前往旧港,赐给施济孙官服及银樱当郑和出使旧港归国时,明成祖朱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明仁宗对宝船远航西洋没有热情,接受了有人提出的停止下西洋的建议,命令下西洋的宝船全部停航,各处正在建造的宝船也全部停工。这时,明朝的京都已是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仁宗命郑和带领下西洋的官兵守备南京,在福建及太仓等处停泊的宝船也全部开到南京。
岁月流逝,郑和在南京度过了6年的守备生涯。由于停止下西洋,西洋许多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渐渐疏远,有的中断了往来,海外贸易也不景气。明宣宗这时又下达了要郑和再下西洋的命令。
已经进入晚年的郑和接到命令感慨不已。看到他满头白发,年已60,许多人担心他担当不起远航的重任。然而,郑和壮心不已,欣然接受第7次下西洋的任务。他积极物色人才,准备船只和物资。参加这次远航的人数达到了27550人。
1431年1月,郑和船队在南京龙湾(今下关)出发,沿江而下到苏州刘家港停泊。刘家港是郑和首次远航的始发港。当地百姓见了郑和船队,个个兴奋,沉默了多年的港口又喧闹起来。
2月,北方仍是冰雪覆盖,地处江南的刘家港则已严冬过去,春意初露。
60多艘海船组成的船队像首航西洋时那样,将从这里起航。郑和虽已年高,精神却不减当年。他威武地站在船头,挥手向祖国,向父老告别,率领长长的船队扬帆南下。
一路上,船队遍访了曾经到达过的国家,进行贸易和友好访问。船队穿过曼德海峡后又沿红海北上,访问了一个以前未曾到过的国家——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红海是分隔亚洲和非洲的一条狭长海峡,形状奇特,海水颜色也与众不同,呈微红色。
位于红海岸边的天方国是一个伊斯兰教大国。天方国的京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每个穆斯林都要到这里来朝觐,所以麦加城总是人山人海,朝觐和贸易的人络绎不绝。城里有许多大清真寺,雄伟壮丽,形状像多层大宝塔,用各色彩石砌成,用沉香木做梁和顶,寺内馨香缭绕,信徒们在虔诚祈祷。郑和一行也到麦加城朝觐,还进行了一大宗货物交换,然后告别天方国,到了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据说,现在蒙巴萨附近的荒林里,还有几座中国人住过的古屋。
1433年三四月间,在西洋各地访问的船只都到马六甲集中,在那里整理和装载货物,等候顺风起航的日子。船队于7月顺利回到南京。
郑和船队下西洋历时近30年,访问了30多个国家,他是中国横渡印度洋,打通中国到波斯湾、阿拉伯、红海及东非航路的第一人。郑和把所经历的航线一一作了记录,由后人绘成《郑和航海图》传世,上面记有航向、方位、航程、停泊地点、暗礁浅滩、港口等,是我国最早的一份远洋航海地图,为后人航行太平洋和印度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