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竭泽而渔徒留一地鸡毛

  • A+
所属分类:业界资讯

时下,不少地方渴望当地的旅游景点能够一夜之间成为“网红”,为此而动了不少脑筋、出了不少奇招。网络时代,旅游景点成为“网红”当然是件幸运的事情,声名远扬、吸引眼球的同时,能引来四面八方客,立竿见影的及潜在的经济效益自不待言。

但是,成为“网红”之后又当如何?是志得意满、头脑发热,进而竭泽而渔,无序开发、野蛮开发,任由旅游生态恶化,还是合理规划、细水长流,珍惜宝贵的旅游资源,更加注重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应该说,这是摆在“网红”景点面前的一道考题。

近期,正逢夏季旅游高峰期,从一些“网红”景点传来了一些令人忧心的消息。

被称为中国版“天空之境”的青海茶卡盐湖,近年被游客发现、热捧而成为“网红”景点后,大批游客慕名而至,游客数量从每年几万人猛增到几百万人。然而,日前有媒体报道,茶卡盐湖现已成一个大垃圾场,游览高峰期每天竟能清理出12吨垃圾!

“网红”景点竭泽而渔徒留一地鸡毛

近期,随着解放碑、洪崖洞等景点的走红,重庆也成了一座“网红”城市。令人遗憾的是,游客的纷至沓来,催生出了民宿的野蛮生长——重庆违规民宿一下子发展到约12000家!违规民宿遍地开花,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旅游环境,致旅游服务质量无从保障,且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网红”之所以“红”,当然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或是自然条件独此一家,诸如青海茶卡盐湖;或是具有独特的文化人文景观,诸如重庆。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旅游资源绝对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绝对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从一定程度上说,其都属易碎品,都是不可再生的——碎了便不能复原,损毁了便成永久遗憾。

其实,一些旅游景点对此并非没有考量,并非没有相关规定,主管部门亦并非不懂得合理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道理。但在具体运作中,其就是难免会反向行之,就是难免会一哄而上,以致形成了一俟“网红”便无限膨胀,到一发而不可收拾之时再回过头“集中治理”的怪圈。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老牌“网红”景点云南大理洱海。洱海在成为“网红”后的若干年里,无序、野蛮开发几近疯狂,洱海边的客栈竟逐渐发展到了上千家!垃圾、污水横流,直排洱海,造成洱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去年上半年,洱海终于开始动大手术,上千家客栈全部停业整顿。然而,一年过去,有游客重游洱海后言,洱海恢复到从前的样子,至少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前述茶卡盐湖与重庆市的案例,让我们又看到了洱海开发与治理的影子,看到了重蹈其覆辙的迹象。对此,有关方面应有足够的警觉。

应该说,成为“网红”景点后的利益诱惑与“挣快钱”思维,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存在,导致了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门总是后知后觉、放“马后炮”。在一些人看来,既然成了“网红”,就要一切围绕着怎么“做大做强”、怎么日进斗金来。至于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则只会全然抛诸脑后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茶卡盐湖日产12吨垃圾,竟与景区推出的“环保”举措有关。今年4月,景区言为保护生态环境,定制了专用可再生环保型鞋套,游客可租赁使用,租金为每双5元、押金100元。此举直接造成了景区内以鞋套为主的垃圾泛滥成灾。

“网红”景点竭泽而渔徒留一地鸡毛

我们不否认,这些垃圾的产生与一些游客素质有待提升有关,但这与景区考虑不周及相关政策的纰漏亦不无关联。景区出台此“环保”举措之前,是否想到会产生大量垃圾?何以不能免费提供鞋套给游客?对于一些景区而言,杜绝明面上“直截了当”以及暗地里“顺手牵羊”式的获利念头至关重要。

景区既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合理开发、适度开发,又不破坏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并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相信,只要相关地方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不存非分之想、摒弃“发财”之念,按部就班,一切都照规矩来,就会方圆有致、别开生面。

令人欣慰的是,头脑清醒、思谋未来的“网红”景区并非没有。今年4月,地处湖北武汉新洲的涨渡湖景区走红网络,被称为中国版“绿野仙踪”。然而,面对络绎不绝的游客,日前,涨渡湖悄然关闭。如此宁肯拒绝“网红”的诱惑,也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做法,值得提倡。

但愿有越来越多的“网红”景点能够如涨渡湖一样不为利益所动,不借力“网红”而走上直接或间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归路。一些景区即便不能做到如涨渡湖一样直接闭门谢客,至少也应做到有序、有度运营,时刻不忘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旅游景点开发利用,尤其不能眼睛紧盯“好处”“进项”,要多考虑公益性、多考虑未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固然可以令一时利益最大化,但其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无疑是灾难性的。